- 部落格 - Unlimited AI Chat
- 創意寫作者的福音:打破AI內容審查的枷鎖
創意寫作者的福音:打破AI內容審查的枷鎖
你剛寫完一個黑暗風格的懸疑小說片段,想讓AI幫忙潤色對話。你把文本貼進ChatGPT,然後——
「抱歉,我無法處理包含暴力內容的請求。」
你刪掉了「暴力」相關的詞,改成了更委婉的表達。再試一次。
「這個請求可能違反我們的使用政策。」
你的創作熱情瞬間被澆滅了。這不是第一次,也不會是最後一次。
算法審查:創作者的隱形枷鎖
如果你是作家、編劇、遊戲設計師或任何形式的內容創作者,你一定經歷過這種挫敗感。那些被設計來「幫助」你的AI工具,正在成為你創作路上的絆腳石。
根據芝加哥大學的一項研究,AI聊天機器人經常無法區分創意請求和真正有害的內容。它們使用的是基於關鍵詞的過濾系統——只要檢測到某些「敏感詞」,不管上下文如何,一律拒絕。
這意味著什麼?
• 你想寫一個犯罪推理小說,涉及謀殺案情,被拒絕。
• 你想創作成人向遊戲劇本,探討成熟主題,被拒絕。
• 你想讓AI幫你頭腦風暴一個反烏托邦故事,涉及政治隱喻,被拒絕。
• 你甚至只是想生成一張「headshot」(頭像照片),都可能因為「shot」這個詞被標記。
更糟糕的是,這種審查帶有明顯的偏見。LGBTQ+創作者的內容更容易被標記為「不適當」,即使異性戀主題的類似內容沒有問題。使用非洲裔美語(AAVE)的文本,也更容易被AI誤判為「攻擊性」語言。
審查帶來的寒蟬效應
算法審查的最大危害不是直接拒絕,而是讓創作者開始自我審查。
你會發現自己在寫作時下意識地避開某些詞彙、話題和情節。你會用「algospeak」(算法黑話)——一套專門用來欺騙審查系統的委婉表達。你不再寫你想寫的,而是寫「AI允許你寫的」。
文學雜誌《Clarkesworld》的主編透露,他們在2025年被迫暫停投稿,因為湧入了大量低質量的AI生成小說。這些作品有一個共同特點:安全、無害、毫無鋒芒。因為它們都是在審查機制下生產出來的產物。
創作的本質是探索邊界、挑戰常規、表達真實。但當AI成為創作過程的一部分,這種探索空間正在被壓縮。
無審查AI:創作者真正需要的工具
這就是為什麼越來越多創作者轉向像Unlimited AI Chat這樣的無審查平台。
它們的價值主張很簡單:AI應該是你的協作者,而不是審查者。
• 無關鍵詞過濾: 你可以自由討論任何主題——懸疑、驚悚、成人內容、政治隱喻,不會因為某個詞就被拒絕。
• 理解創作語境: 平台知道你是在創作虛構作品,而不是在策劃真實犯罪。
• 保護創作隱私: 無需登錄,你的敏感創作內容不會被記錄或用於訓練模型。
• 沒有道德說教: AI不會對你的創意進行價值判斷,只會幫你完善表達。
這並不意味著鼓勵創作非法或真正有害的內容。而是說,成年創作者應該有自由去探索複雜、黑暗、有爭議的題材——因為最好的文學、電影、遊戲作品,往往來自這些邊界地帶。
真實案例:被審查改變的創作
讓我看看真實創作者的遭遇:
小說家Lisa: 「我在寫一部反映家暴問題的小說,想讓AI幫我打磨一段對抗場景。ChatGPT拒絕了至少15次,理由是『暴力內容』。但這正是故事的核心張力所在。最後我不得不把這段寫得極其溫和,完全失去了應有的衝擊力。」
遊戲編劇Tom: 「我們團隊在開發一款18+的敘事遊戲,涉及成人關係和道德困境。幾乎所有主流AI都拒絕參與劇本開發。我們最後轉向無審查平台,才能真正推進創作。」
獨立作家Rachel: 「我寫的是LGBT+題材的浪漫小說,即便是很溫和的親密場景,也會被標記。但我看到直男直女的類似內容就沒問題。這不僅是審查,更是歧視。」
這些創作者的共同感受是:審查讓好作品無法誕生。
創作自由不是特權,是權利
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品——從《洛麗塔》到《發條橙》,從《使女的故事》到《美國精神病人》——都曾因為「不適當」而被質疑或禁止。但正是這些挑戰禁忌、探索人性陰暗面的作品,推動了文學和思想的進步。
如果這些作品的作者生活在今天,使用的是被過度審查的AI工具,它們還會被創作出來嗎?
AI的作用應該是拓展創作可能性,而不是限制它。當你需要一個真正理解創作自由的工具時,Unlimited AI Chat這樣的平台,才是創作者應該選擇的。
因為真正的創作,從不需要算法的許可。
